自私與無私的品酒筆記

Posted on

分享此文:

引言

早陣子有朋友提問:應該如何寫品酒記錄?

Mr. J有些想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Mr. J將品酒記錄分為兩大類:(一)個人的;和(二)公開的。從撰寫選材到應用,兩者都大為不同,前者是作為個人印象的表述,主要作用為使自己的記憶留下「可召回的痕跡」;後者則是作為引子,以給讀者提供有意義的資訊,作為其對陌生酒體的判斷和參考。

所謂「品飲/品酒」(wine/spirit tasting),Mr. J對之有一個很寬鬆的廣義定義:「除了好飲或不好飲以外,在嘗味的過程中能對酒體產生額外相關的、可溝通的資訊之行為,就是品飲(Mr. J @ Whiskiology: “[wine/spirit] tasting is an intellectual act that creates relevant and communic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liquor, additional to simply calling it good or bad (or expressing whether you like or dislike it) through your sensory experience”」這些品飲資訊也可劃分為不同向度,這個遲下有空有心情再談。

個人品酒記錄

從名稱已經說明,個人品飲記錄的目標讀者當然就是自己。將個人的經歷、經驗,以自己看得懂的方式記錄下來,方便自己在將來重溫關於這酒款的資訊,就是撰寫個人品飲記錄之目的。

形式不限於文字,你大可畫圖、拍片,最重要的,是這個記錄能夠幫助你召回與這酒體相關的記憶,能夠給自己提供關於這隻酒的有用資訊。通常,就威士忌來說,Mr. J都會記下酒的「聞香」(nose)、「口味觸感」(palate)、「餘韻」(finish)這三大方面,除此以外,也會加上「整體印象」(overall)和「評級」(rating)。Mr. J眼中威士忌的顏色實在毫不重要,所以除了太極端的顏色之外(如過份的深或淺,或是很「怪異的」顏色),Mr. J很少記下威士忌的顏色。在香港的飲威人之中,還是有很多人對威士忌的顏色有著不理性的迷信,Mr. J謂「一入邪道錯難返,只恨正途不易行」。

Mr. J與一些較資深的威友們談過,其中一個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香港實在有不少「少於半桶水」的外行人強充威士忌導師(可能只上過一天/半天的密集課程),將酒的知識亂教一通,Mr. J就曾在一個試酒會中聽見一名頭銜為「威士忌比賽評判」的人高談闊論甚麼oloroso是「雪利酒之中最甜的」云云(而大家都知正確答案是Pedro Ximénez),而在被問及選酒中的明石調和威士忌是日本國內版還是外銷版,竟反問提問者:「有分別嗎?」(Mr. J曾講解過一篇,可參考這裡)正是由於良師極少,劣師又多,終搞得錯謬滿香江,可笑又可悲。

話說回來,要認真做筆記,最好當然是盡量在一樣的環境下進行品飲,通常在家中的特定位置是首選。然而,有很多時候一些較難得的酒款都可能是在外邊的酒吧中試到的,那就要盡量使自己不被騷擾,在安靜、沒大煙味、溫度適中的位置進行品飲。要記著,這筆記的意義是協助自己召回與這酒體相關的記憶;正如在迷宮走路,如何留下自己看得懂的路標,為自己領路到出口。

公開品酒筆記

叫得做「公開筆記」,就自然有「讀者」。所以,撰寫公開筆記時可考慮是否有特定的「目標讀者」。舉例說,為某些酒類雜誌撰文時,可想像一下他們主要的讀者群,以之為對象在寫作中有甚麼要注意?如目標讀者是西方人,你寫「烏梅味」可能會弄得她/他一頭霧水(例如06年版的Kavalan Fino就有很重的烏梅香氣,10年版完全不是一回事,Mr. J猜想是換了不一樣的Fino桶吧)。

記得有一次作品酒會主講,其中一款選酒為美國的Bulleit Rye Frontier Whiskey,Mr. J講到其聞香有Cherry Coke的味道,參與者都聽不懂,詢問之下發現原來香港並沒有賣Cherry Coke!這款可樂是想當年Mr. J留學外國時喝過的,由於味道特別,所以印象很深刻,只可惜一眾參與品酒會的朋友都未曾嘗過它的味道。哲學家Ian J. Dove在《Whiskey & Philosophy – A Small Batch of Spirited Ideas》一書的某章節中也曾以榴槤為例,說明對未曾品味過某食品的人介紹它的味道的困難之處。所以,Mr. J認為公開式的品酒筆記,應盡可能以較大路、較常見的風味去做關聯,要記著這類筆記的撰寫目的是要給讀者提供有意義的資訊,作為其對陌生酒體的判斷和參考。下面試以一近日寫過的品酒筆記作說明,酒款為Wolfburn Single Malt Whisky。

筆記A
「口味:與觀察酒腳流速的印象一致,是較輕的酒體。第一印象是「甜」,麥芽甜;再來是薄的花蜜;淺焙咖啡;丁點帶酸,但與乾淨的酒體很配合。輕泥煤入口幾秒便化開,明顯出現,又明快消去,很匆忙的泥煤老弟啊!(加兩滴水後咖啡豆霧化了,只剩下朦朧的殘軀,46%非冷凝處理的酒體,似乎不適宜加水呢。)」
 
筆記B(即席創作):
「口味:如少女穿著薄紗,躺在床上對我呼喚。床上鋪滿花瓣,伴著香甜的處女體香。輕吻足踝,汗氣若隱若現,源腳踝上爬,親到騷酸的溫柔,是純潔甘甜的愛如流水。」

兩款完全不同風格,但關於同一酒款的品飲記錄,前者是Mr. J認為的公開式筆記的「正途」,當中選詞如「酒腳流速」、「輕酒體」、「麥芽甜」、「花蜜」、「咖啡」、「酸」、「泥煤」等,都是一般飲威者不難理解的風味,這樣的筆記能帶給讀者有參考意義的資訊。至於筆記B,則用了大量比喻和文學修辭,由於詮釋有彈性(有歧義),對讀者了解陌生酒體的幫助方面自然較少了。這不是貶低文學的意義,而是前設了筆記讀者對了解威士忌酒體本身的追求,大於對了解作者品飲當下的感動和所進入的意境之渴想。

最後

收筆前,想評論一下一直很流行的百分評分(100-point scale)方式。Mr. J有正式的教學經驗,批改論文從來都以「等級」(grade)來評分而不用「分數」(point)。這樣做的目的是想盡量避免一種叫「偽精準度」的謬誤(fallacy of false precision),這個謬誤提別是用來指有人將量度單位精化、縮小至有意義的範圍之外(Ian J. Dove: “… when one states a numerical figure at a level of precision beyond its meaningful application”)。舉一例,若你問Mr. J的訂製版Fender Stratocaster結他多少錢?Mr. J將「精確」的價錢,小數點後幾多毫子也告訴你其實是沒有意思的。品酒和評酒其實都一樣,92分的威士忌就一定比不上93分的嗎?若然加上價錢這個因素呢?一支是重泥煤的艾雷島威士忌,另一支是優雅的高地區威士忌又怎麼樣?特別是品酒科學研究(Morrot、Brochet、Dubourdieu,2001;Hodgson,2012)曾一再證明酒評家的不一致性和水平問題,我們會撰寫公開式筆記的品飲者更應要學懂懷疑自己,評價威士忌時「留有餘地」,以「等級」替代「分數」Mr. J認為是一進步的方式。

至於「應該」如何品飲?或曰,該如何提升個人品飲功夫?就不是這文章想處理的問題了。但放心,這個也是Mr. J想寫的題目之一,有一天會寫的,有拖無欠,「呵呵/科科」。

主要參考資料:
Morrot, G., Brochet, F., & Dubourdieu, D. (2001). The color of odors. Brain and language, 79(2), 309-320.
Hodgson, R. T. (2008). An examination of judge reliability at a major US wine competition. Journal of Wine Economics, 3(02), 105-113.
Dove, I. J. (2010). What do tasting notes tell us?. In Allhoff & Adams (Eds.), Whiskey & Philosophy – A Small Batch of Spirited Ideas (pp. 224-240), New Jersey, USA: John Wiley & Sons, Inc.

分享此文: